“2019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与技艺进修班”成功举办

52

  近日,由国际木文化学会发起,联合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与技艺进修班”在江苏句容成功举办。活动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世界木材日基金会、茅山红木艺术馆、中国林业文联木文化分会和海威工场提供了大力支持。

  本次木作技艺进修课程从7月15日开始,为期一周,于7月21日结束,目标是培养掌握传统木作文化和技艺基本理论、技能知识和鉴赏能力的人才,提高学员基本技能的实操能力并搭建促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一共有13位来自全国高职高校木作类相关专业教师、木作企业管理者和木作文化与技艺爱好者参加。

  学习内容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全部课程在国际木文化学会设立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木作技艺培训基地”内完成。

  理论课授课老师团队由6位国内资深的行业专家组成。我国当代传统手工艺行业内公认的权威理论专家、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艺乙教授为学员讲授了关于传统手工艺的三个重要问题——工艺与美术、文化与产业和传统与创新。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家具制作项目中国首席专家刘晓红教授为学员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家具设计趋势和家具质量评判标准。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潘彪和骆嘉言教授分别讲解了家具用材的性能、特点和要求以及传统家具鉴定等。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董静老师从木作文化历史角度为学员解读了家具史的文化。“精细木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杨金荣老师阐述了“木性、精细木作技艺特征和中西方造物差异”等几个问题,并在茅山红木艺术馆的实地考察中详细解析了古典家具的艺术特征。

  21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让学员完善了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与技艺相关系统知识架构建设。在每天下午的实践课上,学员需要在16学时内手工制作完成一个“四脚八叉凳”。实践课的第一个部分是熟悉工具的使用,包括大型现代木工机械和锯、刨、凿等手工工具。第二部分是研读图纸,准确的研读图纸是木工制作的前提,学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分析、解读图纸,将制作步骤一步步分解开来。第三部分就是动手制作。由于准备充分,方法得当,学员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在20日下午的总结会议上,学员们谈及各自在教育教学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问,大家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分享参加本次木作培训课程的收获。随后,国际木文化学会副会长杨金荣先生和秘书长苏金玲女士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与技艺,在当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此次“2019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与技艺进修班”的成功举办,为系统化地加强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根基,提高相关教育教学师资力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培养既具备传统木作文化知识又掌握传统木作技艺和现代化木作设备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指明了方向。国际木文化学会多年来致力于木文化的研究、学习和推广,未来会为推动木作文化与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iwcs24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