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文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初探

10,272

活动名称:2012木文化国际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2年9月1日
会议地点: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
报告嘉宾:黄兴球

  黄兴球,男,教授,1964 年出生,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东盟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学科为历史学。1987 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1994 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毕业,2007 年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专注于中国南方与东南亚相关民族历史文化研究。2001 年由中国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公派到越南国家大学社会与人文科学大学语言系学习, 2003 年由亚洲研究基金( Asian ScholarshipFoundation)资助到老挝文化信息部文化研究所从事“仫佬族与老挝佬泰语族亲属与婚姻制度的比较研究”的课题研究。懂英语、越南语、老挝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区域合作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10 余项,代表性著作有:《壮泰族群分化时间考》、《老挝族群论》等(独、合著)著作10 部。在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20 多篇。主编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内部刊物《东盟参考》、《东盟年度形势发展报告》、《东盟研究》(年刊)、“中国-东盟研究丛书”等学术成果多种。

报告摘要:木文化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研究方法上不仅需要有林学、气象学等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参与,还需要有社会科学的方法的参与。木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必需品,自在的、自然之木是没有文化的。木要具有文化的意义,是人为的结果,是人将自己的思想加到木上去的结果。自然之木与文化之木是区别的。

  因此,木文化所探讨的是人与木的关系,是人对木的知识累积的过程,是人利用木的过程,是人养护树木、发展树木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人所附着到木头上的印记、标识、意
念,就是木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因此,研究木文化少不了要用一些现有的社会科学的成熟的研究方法。

  一、 田野调查方法。通过深度观察和访谈得到人们对木的不同运用方法的知识。
  二、 文化生态学。探讨人类文化生成的地方性知识和发展的路径。
  三、 历史文献学。对文化事相生成的时间性判断和价值鉴别。
  四、 多学科综合交叉方法。木文化需要多学科的齐头并进,综合交叉。

  总之,方法论决定木文化研究的未来之路。

责任编辑:iwcs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