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木旋——古老技艺的坚守

18,127

<沙窝村>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东南的沙窝于元朝建村。据老人介绍,古时候这里是漳河故道,古漳河不断冲积泥沙而形成一块积扇平地。目前沙窝村有居民270多户。

<古老的木旋技艺>

  作为中国民间手工木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沙窝木碗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古老的旋床、砍木头用的单刃斧,各种尖刀、挖刀以及祖辈口传心教的木旋技艺,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这种车床,村民叫它大旋床。它是靠脚蹬踏棍传输动力,皮带带动主轴旋转,从而使得卡头上的木料旋转。李家栋老艺人坐在高高的旋床上,现场演示了木碗的旋制。他的双脚在车床下部不停地上下踏动,左手握刀柄前面以控制刀具的角度和方向,右手握刀柄尾部加以配合。老艺人先用挖刀挖空木碗,并适时调整卡在轴承右边木板凹洞中的刀架。旋完木碗的外延,换尖刀旋掉木旋底和木料的最后连接处。接下来是旋木碗底,他在刚切掉木碗的地方,旋成合适的圆;然后将木碗扣在上面,敲击木碗底部,使木碗与倒盘连接牢固。最后用挖刀沿碗底最尖处开始旋制碗底,一个完全手工制作的木碗完成了。


  解放前,沙窝村几乎家家都有的旋床,心灵手巧的沙窝人靠木碗制作这一传统手艺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清朝末年是沙窝木碗发展的鼎盛时期,村里一百多个作坊,旋制的精良木碗远销周边各省。

  据村民李加重回忆,那个时候,只要是木碗商贩一来到村里,家家户户百姓都大筐小筐把制作好的木旋拉着去卖。当时的场景极其热闹和红火,交易结束时,木碗商用马车拉把木旋一车一车的拉走。

<木旋艺人的命根子>

  我们还了解到这种旋床最重要的部位就是旋轴。旋轴制作起来特别不容易。先用小旋床把雏形做出来,再用火把中间的刻槽烧出来,放在大旋床的上时,需要10几个年轻人共同协作,有扶着车床的,有上下面拉动轴带的,中间还要有人打蜂蜡。由于高速的旋转,蜂蜡融化起到润滑作用。不管生活如何变迁,老艺人最舍不得把旋轴丢掉,这是木旋艺人的命根子。

<木旋材料>


  旋制木碗选用的材料主要以柳树、梧桐根的侧根为原料。制作擀面杖之类的生活用品主要选用国槐、枣木等木质较硬的木材。

<木碗情结>

  相传在河南林县一带,凡有女儿出嫁,父母都要陪送一套沙窝木碗。因为沙窝木碗制作的材料是柳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寓意分离,“柳”又通“留”,表达父母对女儿出嫁的难舍之情;根还有根深叶茂,兴旺发达之意。木碗的圆形表达父母对小夫妻日后生活圆满的期盼。

<大旋床的今日>

  承载一代一代木旋人期望的古老木制旋床,如今只剩下六、七台保存的还算完整。李家栋老艺人家里的大旋床是在村民李学民的发动下,把村里还能用的旋床部件找回来重新组装的。李学民是村里年轻一代,土生土长的沙窝人,对沙窝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认识到沙窝木旋文化的宝贵性,想为文化保存与传承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李学民告诉我们,为了传统文化得以保存,村里几个热心公益的年轻人和几个老艺人一同凑起来这个床子,像这个轴,是一家的,这个床身,是另一家的,这个刀具,也是一家的,全套设备和工具都是凑起来的。


<小旋床>

  这种旋床村民们称之为小旋床,它在解放初期为新中国人们生产、生活、交通、娱乐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沙窝村旋制的算盘珠子、暖水瓶塞、照明灯座、大小擀面杖等生活用品、工具手柄,还有文体器具曾远销全国各地。

  老艺人李家芳给我们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学习木旋的情景。上个世纪60年代,国家处在困难时期,农村的生活水平很低。为了沙窝村人们生活的改善,当时村支部和村委会组织每个生产队派了一名学员开始学习旋制生活用品和农业用品。加工好的制品交给国家有关部门换取生活用品,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传承发展>


  如今,村里能熟练掌握古老车床木旋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老艺人对这种境况也表示无奈。李家芳老艺人今年已经70岁了,作为沙窝村李氏第十代木碗制作传承人,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他说自己已经到了晚年,很愿意把这木文化传承下去,可惜现在的年轻人都去外边参加工作或去外地打工,沙窝木旋,这古老的技艺,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困境。

  热心于木旋技艺传承的村民李学民在空闲时间组织村里年轻人学习木旋,了解木旋历史、文化。他查阅县志,整理出一份沙窝木旋文字资料。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沙窝村对中国古老木旋历史文化所做的贡献。我们深深地被他的行动所感染,也很钦佩这位年轻人有着如此强烈的责任感和乐观、积极的心态。我们不仅看到了希望,更祝愿古老技艺和其承载的精神得以发扬广大。

文字:iwcs24S
资料:iwcs24LKZ 李学民
摄影:Terry Martin、iwcs24LKZ、李学民
责任编辑:iwcs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