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秤匠——记永康钉秤制作技艺传承人朱子岩

4,424

  木杆秤,是古代劳动人民俗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主要用来称重计量,沿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永康素有“衡器之乡”的美誉,木杆秤作为衡器之一,它的制作和使用在永康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盛行于永康古山镇金江龙村、墁塘村一带。

  朱子岩先生是一位有着五十多年钉秤史的匠师,如今虽年逾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自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钉秤至今,一直行走在钉秤这项传统手工技艺的道路上。2015年8月,朱子岩先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打造出一杆长达3.48米,自重33.8公斤的“中华第一秤”, 创下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木杆秤在古代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在永康民间有很多木杆秤相关的习俗,如住新房带秤以表达平安吉祥;洞房花烛夜,新郎要用木杆秤挑起新娘的盖头,取称心如意之意;在乡村还会把杆秤挂在廊柱上作为“镇宅之物”,用来辟邪纳千福等等。

  制作杆秤有选材、刨秤杆、打磨、画直线、定位、包头、装刀钮、校准、分刻度、钻秤花孔、钉秤星、打磨、上光、装配等十几道主要工序。

  金江龙村衡器市场曾经是全国最大的衡器交易市场,以木杆秤交易为主。如今,随着电子秤的出现,木杆秤不再是人们的必备工具,衡器市场的木杆秤生意也越来越冷清。

  朱海浪先生是钉秤新生代传承人,也是一位高材生,为了将钉秤文化活态传承、发扬光大,他放弃了高薪职业,选择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把传承父亲(朱子岩先生)的钉秤手工技艺视为己任,传承钉秤技艺工匠精神和文化,让钉秤技艺传承的力量得到了延续。

  一把杆秤蕴涵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美在于深沉而不外露,含蓄却耐人寻味,不是我们一眼就能看透的。如今,朱子岩先生依然在寻找新思路,不懈努力,开发打造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美学价值,能够传世永恒的木杆秤作品。

 

责任编辑/摄影:iwcs24W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