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建大木作工艺实验室主持传统木工工艺斗拱修复

110

   斗拱是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我国众多的古建筑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斗拱由各种形状的木块拼接起来,从外观看是一层层的叠加,较为复杂,其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而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它主要位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角科、柱头科、平身科斗拱(宋代称:转角铺作、柱头铺作、补间铺作)。

  90年代,时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北京建筑大学)副院长的王贵祥教授于一处拆毁古建的工地抢救性购买下来三攒被拆解的斗拱。王贵祥教授意识到,这些斗拱是研究古代建筑技艺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将其收藏在了学校,从此这组斗拱一直是全校师生爱惜的对象。随着时间推移,最近的一次搬迁中,暴露了一些问题,经过长时间的风化,斗拱本身材料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斗拱部分构件出现断裂、滑落等现象。而在长期的荷载力作用下,斗、拱、昂嘴出现劈裂现象。

  作为校内陈设,斗拱巨大的体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23年,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这三攒斗拱正式开启了研究性修复计划并交由传统木作工艺实验室主持。本次修复项目由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任丛丛老师主持,实验室长聘技术指导-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古建模型制作技艺传承人谢长青师傅作为主要匠师,带领由若干名文化遗产、建筑学领域的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展开工作。

  经过半年的备料、干燥准备工作,今年2月开始,正式进入修复的具体工作,3-4月,实验室完成了对斗拱本体的勘查和数据采集工作,并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了用于替换的部分构件。4月3日,针对柱头科斗拱进行了落架工作。

         

                                                       木材干燥阶段                                          斗拱本体的数字化信息采集                                               

  在柱头科斗拱的落架过程中,发现90年代修复过程可能由于较为仓促,更换的构件在形制和材料方面有明显差异,用来连接和固定各部分构件之间采用的圆钉已经生锈且部分卯眼间由于缺乏木销被灌装了混凝土,局部构件内部出现了糟朽霉变导致构件受力性能下降。  

   
斗拱落架的准备工作                                                                  修复过程中 清理出来的圆钉

  针对上述问题,实验室按照经过研究,得出来原构件的标准式样和尺寸后采取了“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的修复原则。所有构件经过清洁后,对于缺失的构件主要是按照原形制、原做法进行补配,而对于破损的构件,若是破损严重,就更换新料,而若是轻微破损,会进行修补。具体办法如下:对于劈裂为两半的构件,断纹能对齐的,粘牢后可继续使用。部分缺失的构件应将表面糟朽部分剔除后,用木料按照原尺寸式样进行补配并进行粘接。一般修复过程都会讲究一定的可逆性,避免对构件本身产生永久的破坏,本次修复过程按照原工艺进行,对于粘结材料,实验室选择了传统工艺的具备可逆性的鱼膘这种动物胶。修复过程中力图使用“原材料”,原斗拱部分构件采用的木材多为老黄松,原分布于北京西山和山西一带,现已基本找寻不到,故本次修复选用了接近原树种的红松。

      
        按照原形制进行补配缺失的构件                                                    鱼膘粘接补配断裂和破损构件

  对于公众来说,近距离目睹斗拱的落架和修复工作实属难得。任老师强调:“建筑遗产是整个社会的遗产,它的修缮和系列保护工作应该可以是有公众参与的,这应该被呼吁成为一个步骤。”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公众的智慧和参与,通过这样的参观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传统营造技艺,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任老师与谢师傅向公众介绍实验室情况

  在落架日当天,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际木文化学会等多家单位受邀前来参观此次工作。此次活动由任丛丛老师亲自担任主持和导览嘉宾,她以专业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了木工坊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修复工作,并带领大家一同观摩了落架过程。

  最后活动在合影中圆满结束,此次开放参观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科普学习和社会参与的形式,为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供稿/图片:北京建筑大学
责任编辑:iwcs24H